赤柱是香港南區有名的消閑勝地。赤柱大街上的酒吧商舖,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遊客。至於赤柱廣場前面的一塊戶外空地,可供藝術創作人士展覽及買賣手作制品,故又有「藝墟」之稱。
圖:在長樓梯的高處看到的明媚風光
據《大公報》載文,赤柱是香港南區有名的消閑勝地。赤柱大街上的酒吧商舖,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遊客。至於赤柱廣場前面的一塊戶外空地,可供藝術創作人士展覽及買賣手作制品,故又有「藝墟」之稱,旁邊是重建的古蹟美利樓……然而,赤柱也另有其風光明媚、貼近自然的一面——
大潭郊野公園的奕信徑,是一條由南至北、橫跨香港群山峻嶺的一條郊遊路徑,其中一段位於赤柱附近。在這段路上,我們找到一種常用的中草藥,它不但是醫師們熟悉的藥材,更廣被巿民用作食療:
桑寄生(Taxillus chinensis)桑寄生科灌木,高0.5-1m。嫩枝、葉密,有時具疏生疊生星狀毛,後變無毛;小枝灰褐色,具細小皮孔,葉對生,葉片厚紙質,卵形至長卵形,先端圓鈍,基部楔形,傘形花序腋生,被星狀毛,花褐色,花托橢圓形或卵球形,花冠花蕾時管狀,稍彎,下半部膨脹,頂端卵球形,漿果橢圓狀或近球形,果皮密生小瘤體,被疏毛,成熟時果淺黃色,果皮變平滑。
桑寄生以帶葉莖枝入藥,味苦、甘,性平,能補肝腎,強筋骨,祛風濕,安胎元,中醫典籍指出本品主治腰膝酸痛,筋骨萎弱,風濕痹痛,頭昏目眩,胎動不安,崩漏下血等。臨床病人風濕痹痛日久,傷及肝腎,見腰酸,足膝無力,常配獨活、牛膝等,如《千金要方》中的「獨活寄生湯」。胎動不安,見下陰出血,屬肝腎不足,精血虧損,胎元不固者,又可使用桑寄生,配續斷、菟絲子、阿膠等,即另一婦科常用方劑「壽胎丸」。
現代研究指,桑寄生對冠狀血管有舒張作用,可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,具降壓作用,坊間有以桑寄生、決明子等作食療飲用。但需注意,桑寄生的功效藥性常與寄主有關,若寄主有毒,桑寄生亦有毒!因此在野外,千萬不要胡亂採摘食用,以免中毒!
路途上,我們還看到另一種具強壯筋骨作用的草藥:華衛矛,不過它的名氣看來便沒有桑寄生那麼大了。
華衛矛(Euonymus nitidus),衛矛科衛矛屬之常綠灌木,幼莖綠色,四棱,葉對生,革質,光亮,葉片橢圓或倒卵狀長圓形,邊緣可有疏細齒,聚傘花序黃綠色,花盤肥厚,花瓣圓形,由花盤上生出。蒴果倒卵狀球形,色紅。藥用全株。味微辛、澀,性平,有舒筋活絡,強壯筋骨的作用,主治風濕腰腿痛,跌打損傷,高血壓等。
山白芷(Inula cappa),又稱羊耳菊,屬菊科亞灌木,根莖粗壯直立,全株被污白色密茸毛,莖中部或上部起多分枝,葉互生,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先端鈍或急尖,基部圓形或近楔形,邊緣有淺齒,葉面被密糙毛,葉底被絹狀厚茸毛,頭狀花序倒卵形,呈聚傘圓錐狀,密集於莖和枝端。花小色黃,瘦果長圓柱狀,被白色長絹毛,冠毛褐黃色。藥用全草及根。味辛、甘、微苦,性溫,功能祛風散寒,行氣利濕,解毒消腫,主治風寒感冒,咳嗽,風濕痹痛,泄痢,肝炎,乳腺炎,痔瘡,濕疹等。
東風橘(Atalantia buxifolia),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,分枝多,葉腋有刺,莖堅硬。單葉互生,葉狹長,橢圓形,倒卵狀橢圓形或卵形,先端圓,微凹,基部圓至楔形,邊全緣,中脈及側脈微突起,網脈明顯,革質。密傘花序腋生,花具短梗或無梗,花瓣色白,漿果球形或扁圓形,紫黑色。味辛、苦,性微溫,功能祛風解表,化痰止嗽,行氣活血,止痛,主治感冒,咳嗽,瘧疾,胃痛,疝氣痛,風濕痹痛,跌打腫痛。
變葉榕(Ficus variolosa),屬灌木或小喬木,小枝的節上有環狀突起的托葉遺痕,葉互生,葉片薄革質,長圓形至倒披針形,先端鈍或短尖,基部楔形,邊全緣微背捲,隱頭花序,花序托可單生或對生於葉腋,球形,色紅,成熟隱花果(即榕果)色紅,內有卵形瘦果。藥用根部。味微苦、辛,性微溫,功能祛風除濕,活血止痛,催乳,主治風濕痹痛,胃痛,癤腫,跌打損傷,乳汁不下。
交通路線
在中環交易廣場乘坐6號巴士至赤柱、舂磡角附近,在「衛奕信徑」站下車,前行不遠處可見一道長樓梯,大木匾寫?「大潭郊野公園」,沿此樓梯往上走不遠,回頭已可眺望港島南區美麗風光。「欲窮千裏目,更上一層樓」,再走向樓梯盡處,海岸的建築群盡收眼底!整理行裝後,出發經過孖崗山,可抵達大潭水塘,如繼續往北走,則可抵黃泥湧峽、陽明山莊等。我們選了較輕鬆的路線,到達大潭水塘後,沿赤柱西引水道下山,全程邊走邊賞藥草,約花費3個小時。